韩国田园连衣裙电视剧剧情介绍: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与教育
(一)心理胚胎期与外界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人和动物都是在适宜的环境中自然生长和发展的。但人并不能像动物那样一生下来就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本能,并做到动作协调;人的本能是在生活中逐渐显现出来的,是通过自己和环境交往的经验建立起来的“内部组织结构”。她认为人类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可称之为“生理的胚胎期”;另一个则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的(或称精神的)胚胎(Spiritual Germs)期”,具体表现在从出生到3岁的婴幼儿阶段。她认为,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的形成时期。儿童心理的发展经历着与生理胚胎期发展同样的路线,开始几乎是一无所有,受到一种内在生命力及创造能力的驱使而发展,经过与外界交往,吸取外界的刺激和印象,积累材料,形成许多感受点和心理所需要的器官,然后才产生心理活动。
(二)“吸收心理”与教育的方式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成长受内部潜能的驱使,但并不意味着儿童的发展能在脱离外界环境的情况下自动地实现。她认为,婴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不自觉的感受能力与特殊的鉴别力,简称“吸收心理(Absorbent Mind)”,即能通过与周围环境(人和事物)的密切接触和情感的联系,获得各种印象和文化,“利用他周围的一切塑造了自己”[15],从而形成心理、个性和一定的行为模式。蒙台梭利认为幼儿这种自然吸取和创造性的功能是成人所没有的,儿童在幼年期所获取的一切将保持下去,甚至影响一生。她要求教育者和教育机构必须为儿童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精神食粮供儿童吸收。她认为这种需要如同生理胚胎期的儿童需要母腹这样一种特殊的营养和保护环境一样重要。
Copyright © 2008-2023